|
近日,记者走访福建南平多所中小学发现,不少学校针对课间休息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尝试,学生们走出教室,用“十分”课间玩出“百分”快乐! 游戏“嗨”起来 “走!我们继续分出胜负!”下课铃声响起,南平市光泽县镇岭小学五年级的学生迫不及待地走向“七彩空间”,继续着上节课课间还未分出胜负的“扳手腕”比赛。 光泽县镇岭小学的学生在“七彩空间”进行“扳手腕”比赛 在学校打造的“七彩空间”,除“扳手腕”擂台外,还有象棋、围棋、军棋、数学魔方、跳房子等各类活动器材。该校一直秉持“让学生做课间十分钟的主人”这一理念,深耕“善举”文化,鼓励学生在操场积极锻炼身体之外,还开拓时空,让同学们有时间“玩”,“玩”有其所,“玩”得其乐。 在南平市松溪县河东中心小学,大课间及课间十分钟,学校操场上、教室走廊过道,到处都可以看到彩绳飞舞:长绳、短绳、花样跳绳……多年来,跳绳已成为该校孩子们课间活动的特色亮点。此外,学校开放阅览室,在教室、楼梯拐角等地增设图书角,便于学生随时阅读;在操场体育活动区提供基本的体育活动器械,让孩子们尽情地运动。孩子们或阅读或运动或游戏,课间玩得不亦乐乎。 武夷山市百花小学把老师、学生“赶出”教室,“拉上”操场,强身健体,疏解压力。配上欢快、灵动的音乐,开展古诗韵律操、丢沙包等锻炼区;跳格子、翻花绳、你比我猜等游戏区;聊天、放松、阅读等休息区活动,劳逸结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武夷山市百花小学的学生在操场上活动 伴随着下课铃声响起,安静了40分钟的顺昌县高阳中心小学校园瞬间热闹非常:乒乓球桌前排好战队,躬身托球,蓄势待发;绿茵场上“足球小将”们已启动,足球滚动,健步如飞;篮球架下组队成功,你来我往,互不相让;一二年级的跳绳展开架势,绳舞飞扬;“流动书吧”驻足翻看,悦读乐动…… “叮铃铃!”下课铃声一响,南平实验小学的和乐学子们迫不及待摆出各种棋局:飞行棋,扭动骰子,飞出乐趣;围棋,黑白二子,攻城略地;象棋,车马炮卒,捉对厮杀;五子棋,举棋不定,步步为营…… 才艺“秀”出来 “有才你就来,才艺秀一秀!”随着立德秀场口号的响起,邵武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五一九校区的操场上就沸腾起来了,立德秀场小达人们开始他们的才艺展示。架子鼓、电子琴、葫芦丝、二胡、童声独唱……台上的小艺人们自信、大方地献上自己的拿手才艺,尽情演绎,同学们纷纷驻足在小舞台周围观看。 邵武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五一九校区的学生在台上展示才艺 学校从2020年起尝试在大课间举办才艺展示,2021年后每月至少举办一次大课间才艺展示活动,悠扬的旋律、热烈的掌声、快乐的笑声填满了这课间时光。 劳动“忙”起来 在南平建瓯市建州教育总校建州小学,课间的教室几乎看不到学生的身影。一到课间,同学不约而同地奔向操场,在践知园忙碌着呢。 建瓯市建州教育总校建州小学的学生在践知园忙碌着 这座由家长捐赠树木而形成的园林,一直是孩子们的乐园。各班负责照料一块责任田,学生利用课间亲近自然、体验劳动,在园里捉昆虫、捡落叶、看枝头的果子慢慢长大。百果园就像老师和家长一样,见证孩子们的成长,该项目将生态文明教育和劳动实践相结合,在2021年被评为第三批省级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的特色项目。 一直以来,福建省南平市严格保障中小学校学生每天进行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鼓励各校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把课间十分钟和大课间活动办出特色,把健康安全教育、生态文明教育等融入课间活动,发挥学生自主参与积极性。 福建省南平市《“双减”背景下别让学校的大课间活动流于形式》被选为2022年度全国中小学(幼儿园)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典型案例,武夷山一中的阳光体育等学校课后服务案例内容入选教育部第四批学校落实“双减”典型案例,南平高级中学劳动教育典型案例入选《全国中小学劳动教育典型案例集》,还有多校案例被选为省级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的特色项目,邵武市实验小学将“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与近视眼防控相结合,被认定为首批“福建省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