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东提出坚定不移推进制造强省建设,不断壮大代表新技术、创造新价值、塑造新动能的新质生产力;天津强调全力促进科技创新、产业焕新、城市更新,加快形成更多新质生产力;安徽计划加快建设量子信息、聚变能源、深空探测三大科创高地;北京将聚力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提出开辟量子、生命科学、6G等未来产业新赛道;辽宁提出着力推进新材料、航空航天、低空经济、机器人、生物医药和医疗装备、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一系列新目标既蕴含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决心,又承载“有所为”的强大动力,因地制宜、特色突出。 ▲2024年2月27日,一家新能源汽车公司的总装车间生产线上,工人正在加紧生产赶订单。 换个角度看,有时“有所不为”和“有所为”同样重要。 对于不适合本地发展的事物、项目匆忙“上马”,一厢情愿地甚至拍脑袋“有所为”,不仅违反了事物发展规律,常常还会起到反作用。 纵观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产业,洞察千姿百态的各地面貌、千差万别的发展程度,总书记多次谆谆叮嘱要“有所不为”。 2023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针对地方产业发展问题,他以钥匙和锁的关系形象阐释:“一个城市是不是就靠一业来发展,那不一定。靠几业,靠什么业,都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根据具体情况去定,不能下单子。” 次日,总书记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民建工商联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听到新兴产业发展如火如荼时,他告诫大家“就怕来个大呼隆,先是一哄而起,最后一哄而散”。 ………… 不同场合、不同主题,总书记的战略清醒一以贯之,对各级官员要树立正确政绩观的要求也一以贯之。 正如习近平在《之江新语》一书中的文章《要有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所写:“站在战略的高度,善于从政治上认识和判断形势,观察和处理问题,善于透过纷繁复杂的表面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发展的内在规律。”“始终把全局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全局利益为最高价值追求。” 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只有真正厘清“有所为”与“有所不为”这对辩证关系,新质生产力才能加快培育形成,高质量发展新动能也才能加快释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