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供给激发新动能 夜幕降临,福建不少中医院的夜间门诊楼里,中药熏蒸机器的呜呜之声夹杂着推拿按摩的敲击之声。长期久坐且缺乏运动、被腰酸背痛折磨的“上班族”可以在下班之后,在此享受难得的放松时光。如今,中医养生、药膳食疗、温泉养生、康复理疗夜间服务等特色健康服务,正在“圈粉”年轻人。 随着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社会消费日益呈现个性化、多样化、品质化的升级趋势,消费形态也逐渐由商品消费为主向商品和服务消费并重转变。 今年8月,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首次专门就服务消费发展作出全面、系统部署。在此背景下,福建版《实施方案》应运而生。 “服务消费快速发展,有其内在规律性。”省商务厅服务业处负责人介绍,居民消费升级一般遵循“非耐用品—耐用品—服务消费”的路径。根据国际经验,当人均GDP迈过1万美元大关时,消费升级的进程会显著加快。自2023年8月国家统计局首次增加发布服务零售额数据以来,服务消费增速持续高于商品消费。 然而,与居民对服务消费需求相比,现阶段高品质服务供给明显不足。比如,文旅项目同质化严重,景区基础设施还存在短板;养老照护、老年助餐、居家助老等服务业态不够丰富;家政市场“小散乱”,好阿姨“不好找、用不起、留不住”等。 如何进一步提升服务供给能力,在创新发展中更好满足消费需求?《实施方案》聚焦提升基础型消费、拓展改善型消费、培育新型消费、增强消费动能、优化消费环境等重点任务,提出了22项具体工作举措。 以广受关注的“一老一小”为例。《实施意见》提出,建设完善“福见康养”公众服务平台,促进“一老一小”家政服务发展。推进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工程,重点配置复合养老托育服务功能,支持有条件的幼儿园招收2~3岁幼儿,进一步引导民营资本进入,培育一批品牌化、连锁化、规模化企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