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14日 星期一
您所在的位置:光泽新闻网 > 学习强国 > 正文
光泽县:巧做“绣花工” 织就山水图
2025-02-24 08:58:29  作者:   来源:《海峡农业》 学习强国   责任编辑:肖练冰

走进南平光泽县北部寨里镇,净空千里,山丘凝碧,绕着沿道人家的是一带玲珑溪谷,这里的水既清又透,风吹褶起,浅岸清晰可见水底鹅卵石,俨然一派山明水秀美景。

在光泽,类似玲珑溪谷的生态清洁小流域还有很多,它们如“毛细血管”滋养着一方水土,也是南平“青山绿水工笔画”中的浓墨重彩。近年来,光泽县高度重视流域综合治理,坚持按照“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方针,统筹水土保持、中小河流治理、安全生态水系、山水林田湖草、河道清淤整治等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总投资10650万元,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360公顷。

护水保土、久久为功,生态美丽蝶变在光泽县不断上演,人水和谐的家园让人们得以诗意栖居,吸引游客前往观光,产业发展内蕴强劲、经济效益日益凸显……

光泽县岛石溪小流域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

立大局 谋一隅

在“山水图”上巧做“绣花功”

距光泽县城6公里的饶坪溪,境内全长11.27公里,山溪湍急、水流充沛。昔日的饶坪溪恰似一条肆意游弋泥淖的“山蛇”:表土裸露、水土流失严重、溪水浑浊。洪水期间,河滩杂乱、下游河道淤塞更是常见景象。

“以前,这里河道淤积,河岸杂乱,垃圾成山,臭气漫天。饶坪溪就是一条‘黑水溪’。”光泽县饶坪村村民张良生感慨,“这几年,小溪变样了!”

小流域何以重焕“新生”?这一切都要得益于光泽县持续推进的水土保持工作。光泽县地处闽赣咽喉、武夷腹地,西溪、北溪、富屯溪在此奔涌汇聚。“三溪”之水,构成了光泽的地理骨架,境内更有111条大小溪流交织成网。

河床比降大,溪水冲刷、裸露土层等,让光泽县一度陷入水土流失的阴影之中。为破解难题,光泽县积极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路径,大力推进山水田林路系统治理,坚持规划引领,制定实施《光泽县水土保持规划(2016—2030年)》,明确水土保持工作长期推进计划,为整个治理工作提供了清晰的蓝图。

以流域水系为单元,光泽县立足全局,对山、水、林、田、路进行综合规划和治理,在这幅“山水图”上做足“绣花功”,才让一批批小流域“疏活水脉”,向绿向美。

如今的饶坪溪波光粼粼、野鸭嬉戏、白鹭栖息,展现出一派生态美景,串起了由鸾凤乡上屯村、油溪村、饶坪村等村庄组成的乡村振兴示范带,秀美的自然生态资源和丰富的人文景观点缀其间,为当地乡村振兴发展提供了良好基础。

光泽县饶坪溪小流域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

治长久 强示范

让青山绿水开足“后续马力”

在水流对冲河段采取砌石工艺,水流平缓段首次采用大卵石护岸叠砌方式,不改变河流自然形态,让河道弯曲自如、美观自然……这是光泽县岛石、止马溪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的“小巧思”。

2016年,光泽县岛石、止马溪(三期)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完工。该项目总投资达1142.85万元,其中中央资金补助800万元,地方配套342.85万元。项目实施后项目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治理度达到82.23%,项目区林草覆盖率从64.5%增加到70.5%;水土流失逐步下降,项目区土壤侵蚀模数从2565t/k㎡·a降低到1723t/k㎡·a,项目区总减沙率达到33%,该模式得到水利部水规总院领导及专家的一致认可。

再好的工程模式,少了后期的管护,终不能长久,如何注入新活力?

经过多年探索,光泽县委、县政府出台了“绿水维护补偿机制”,通过整合财政资金,制定考核考评机制,对全县各行政村(含社区、农场)维护绿水情况进行补偿,极大地提高了乡村一线工作人员,尤其是河道专管员的积极性、主动性。考虑到水保工程的管护与河道专管员的工作大同小异,2018年光泽县便把水保工程的管护纳入河道专管员的考评工作中,着力打造一支敬业爱岗的河道专管员队伍。

“绿水维护补偿”机制营造群众共同守护绿水、共享绿水福利的良好氛围,也带来小流域生态质量的全面提升。至今,光泽县岛石、止马溪(三期)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已近10年,水土保持效用仍涓流不息:两岸绿树成荫,田肥稻茂,溪中水声潺潺,鹅卵石叠砌段,景色如新。

青山绿水“马力”全开。有了岛石、止马溪(三期)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的成功示范,光泽县相继建设了饶平溪小流域、清溪小流域、管蜜溪、李水溪小流域综合治理等大小20多个水土保持项目,水土保持率达到92.41%。

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不仅提升防洪抗旱能力,还成为人们流连忘返的“最远的江南”。光泽县也于2016年成功创建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工程示范县,饶坪溪小流域成功创建省级水利风景区。

光泽县寨里小流域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

润全域 兴乡野

引生态“绿桥”搭产业“金桥”

2023年度寨里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位于光泽县寨里镇桃林村,坐落在武夷山国家公园西大门。依托安全生态水系及水保生态园的建设,区域综合治理的步伐加快,这里已成为光泽水土保持宣传的“新园地”。

“我1948年搬到这里住,过去每到雨季我们就提心吊胆,就怕洪水泛滥,把田地淹了,那一年不就白辛苦了?”寨里镇桃林村下史元组76岁老农刘金林说,“现在好了,建了这个工程,根本不用担心洪水会漫上来。环境也变得更美了,现在这里每天可热闹了,你看那边又来了许多游玩的人。”

溪水潺潺,无不奏唱着寨里镇的“水美欢歌”。位于寨里镇的玲珑溪谷,更是利用“环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发展带”的自然风光,投资建设的玲珑竹桥,融合“山水竹韵”宛如秀美画卷;玲珑驿站,用河卵石与竹结构打造,集智慧管理、研究教育、生态休闲展示为一体;玲珑哨卡,以饮水思源和寻水溯源的理念,展现溪流水波荡漾、激流弄潮的水文化元素,将引调水工程取水口建成集可观、可饮、可玩的水文化展示园。同时在桃林村种植火龙果,这种“生态+产业”的发展模式,不仅提升了流域内的生态指标,也促进了当地经济的蓬勃发展。

治理一方水土、发展一方经济、致富一方百姓的新发展格局在光泽县迅速形成。

水清产更丰。山好水好,光泽圣农集团更好控制肉鸡疾病及传播,肉鸡育种更上一步;当地生态食品稻花鱼肉质鲜嫩,稻渔共生实现“双丰收”。

水绿产更兴。溪水绕着百亩松林,在饶坪村,房车露营基地悄然兴发,营地投入营地拖挂房车15辆及房车营地相关配套设施,饶坪村仅靠收取露营场地租金每年便能增加集体收入4万元。

立足丰富的水资源,光泽县成功引进“泽汇渔业”“武夷山矿泉水”等水产业项目。泽汇渔业项目已投苗试运行,每年可收取水资源费70余万元;武夷山水矿泉水项目二期正式投产,达产达效后年产值可达3.5亿元,年税收可达2000万元。并推动了桃林村火龙果种植等乡村特色农业产业的发展,为农民创造了更多就业机会,增加了收入,促进了当地经济的蓬勃发展。

此外,光泽还致力于谋划实施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目前,具有代表性、典型性、影响力较大的“圣农博物馆”建成开馆,预计年接待游客超过10万人次,将全方位带动光泽旅游、文化、餐饮、商业行业的发展。


光泽县融媒体中心主办
闽ICP备2021009002号-1
地址:光泽县文昌路110号—5楼 邮政编码:354110
联系电话:0599-7922926 邮箱:gzxw001@126.com
光泽新闻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7922926 举报邮箱:gzxw001@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
闽公网安备350723020001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