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上海海洋大学10名师生到福建省光泽县,开启为期6天数字化稻渔产业调研。这支由教授带队、本硕学生组成的调研组,深入5个村田间地头,探索智慧农业科技如何让“稻渔共作”焕发新生机。 在光泽县鸾凤镇大羊村示范基地,学生们现场体验了冬闲田养鱼测产、水稻无人机飞播效果调查、稻渔生境和水稻害虫智能监测预警的物联网卡更换等。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副研究员黄献光说:“今天我们主要围绕光泽稻花鱼的产业技术问题,指导这些学生把课堂理论与产业的技术难题结合起来,安排学生做毕业论文的课题研究方向和田间社会实践的操作,希望能培养出熟悉乡村振兴以及农业产业振兴的高质量农业科技人才。” 调研聚焦三大核心:一是技术落地实效——对比传统与数字化模式,探究智能设备对增产降本的贡献;二是青年创新力量——学生将参与优化管理平台界面、开展电商直播助农等实践;三是产业融合路径——考察稻渔主题农旅、文创开发等二三产融合案例。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生命学院老师李嘉尧表示:“我带队来到了光泽县,对黄老师一直在做的数字化稻渔种养系统进行调研,是想带学生来了解一下在我们现在传统的稻花鱼的模式下,如果通过数字技术来赋能传统模式,数字技术创新为传统的稻渔综合种养带来些什么?另外从青年学生所学的专业角度来看看围绕现在稻渔综合种养当中遇到的一些问题,特别是在数字化创新过程中的问题他们能做些什么?” 调研团队先后走访崇仁镇、止马镇、鸾凤镇相关农户,收集数字化系统使用痛点,以及非数字化的差异。据悉,光泽县稻渔产业已斩获全国渔米金奖、全国稻渔技术模式创新大赛二等奖等荣誉,其经验探索入选全国稻渔综合种养共同富裕典型案例。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生命学院学生米同学说道:“感谢学院和学校给予我们这次调研的机会,让我们通过各个不同的角度对农业的一线进行参观,也更加坚定了我们作为新农人的目标,我们后续也会继续努力。”(记者 林诗颖 通讯员 黄献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