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李坊乡多举措推进撂荒地复垦复种工作,积极探索推行“村集体+合作社+农户”这一模式,有效促进耕地资源盘活、粮食产能提升和农民增收。 日前,在李坊乡百岭村,两台旋耕机正在田间作业,该处田块占地200亩,多是零零散散地分布在各处,再加上年轻劳动力外出务工,部分土地早已成为撂荒地,已有多年撂荒地复垦经验的三明建宁县新农人章松明来到这里进行土地流转。 三明建宁县新农人章松明说:“因为我们三明那边土地比较少,没有这么多撂荒地,我在管蜜村、增排村、百岭村都流转了一些,加起来可能有400至500亩。” 长期以来,李坊乡始终把保障粮食安全摆在突出位置,通过向上争取资金,采取“农户自耕、合作社流转、集体代管”等方式推动撂荒地整治,积极探索推行“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等模式,鼓励农业专业合作社、种粮大户和农户复垦复耕、统筹利用,“唤醒”耕地资源,让撂荒地重新成为“增收田”。 “下一步,等土地平整好就种一些优质稻,还有紫米、玉米。”章松明说。 目前,该处撂荒地已处于全面打田阶段,采用边打田边种植的高效推进模式,预计将于七月初完工。当地通过开展土地集约化经营,不仅盘活了撂荒地,还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让土地的潜力得到充分释放,有效带动了农户增收致富。(记者 饶延平 通讯员 邓玉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