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过去一段时间,与其他食品相比,月饼过度包装问题相对突出,存在包装层数过多、包装空隙过大等问题,个别甚至还存在使用贵重材料、混装高价值的商品等问题。这些现象不仅背离了传统文化本源,助长了奢靡浪费,对社会风气造成不良影响,甚至可能异化成为腐败的载体。 “那些年,客户都非常讲究包装的豪华。”赵晓凤举例说,几年前最流行的月饼包装盒规格是50cm*40cm*8cm的“大家伙”,即便是普通材质的纸盒,出厂单价也在30元至40元之间,如果客户有用红木或其他高端材质定制的要求,价格更高。“虽然现在做月饼包装的利润没有以前高,基本算是薄利多销,但说实话,以前那么高级的盒子,吃完月饼就被扔了,也确实怪可惜。” 提起近几年整个行业的变化,玉剑也直言见证了月饼不断回归食品本质的过程。 “刚入行时,月饼的礼品属性被推得很高,个别企业迎合市场的畸形需求大搞噱头,比如说搭售金银制品、选用高档材质包装、标出‘天价’吸引眼球等,这些不良现象对于行业的健康发展来说是非常不利的。”玉剑说,2013年以后,月饼行业不良风气持续得到整治,这给专心做产品的企业带来了利好。 双色月饼、三色月饼、苦荞蛋月烧月饼……近年来,更多月饼企业将创新研发方向重新投放到月饼产品本身上来,通过饼皮、馅料的推陈出新,开发出一系列新产品。记者在走访时了解到,广式、苏式、京式月饼产品仍占主要地位,但诸如冰淇淋月饼、巧克力月饼等新奇口味和具有地方特色、国潮时尚的月饼产品占比也在提高。 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食品生产司司长马纯良介绍,近年来我国月饼产业呈现出产品多样化、企业规模化、产业集约化、管理科学化的发展态势,月饼质量安全总体水平稳定向好,2021年全国月饼监督抽检合格率达到99%。 月饼之变,体现了风气之变、观念之变 月饼是用来吃的,“天价”月饼、过度包装不符合“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社会风尚。随着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实落地、深入人心,针对月饼过度包装及“天价”等不良现象的监管持续推进。 2013年9月发出的《关于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刹住中秋国庆期间公款送礼等不正之风的通知》明确规定,严禁用公款送月饼送节礼;中央纪委网站开通公款送月饼等“四风”问题举报窗,畅通监督举报渠道,同时每周通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查处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案件;各地区各部门紧紧扭住纠正“四风”不放,严查用公款送月饼送节礼等行为。 这些年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不松劲、不停步,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持续加大对公款送月饼等“四风”问题的查处和通报曝光力度,坚持系统施治、标本兼治,使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铁规矩、硬杠杠持续生威见效。经过不懈努力,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为之一新。 与此同时,多部门齐抓共管,紧紧扭住过度包装、“天价”月饼等问题不放,从引导生产企业尽快执行限制商品过度包装标准和修改单要求,到加大监管执法力度,对违法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及时曝光、形成震慑,再到营造良好舆论环境,倡导绿色消费,引导消费者不选购过度包装的产品,推动月饼行业持续健康发展,让“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和绿色消费的观念深入人心。 今年8月中国焙烤食品糖制品工业协会发布的《2022年中国月饼行业发展趋势》报告显示,在一系列月饼新规要求下,价格超过500元的“天价”月饼将大幅减少,月饼礼盒包装将进一步“瘦身”,价格主要集中在80元至260元之间。 “盯住小小的月饼,绝不是小题大做。月饼被过度包装、贴上‘天价’的标签,无形中散播奢靡之风,影响社会风气,助长奢靡浪费。”上海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陈方刘说,在新发展理念的指引下,绿色消费正加快成为消费主流,严控过度包装、遏制“天价”月饼,既能引导经营者合理定价,更能引导人们观念之变,推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盯住月饼背后的“四风”苗头,坚决防止“四风”问题反弹回潮 纠“四风”树新风,必须久久为功,常抓不懈。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月饼背后的“四风”问题也存在改头换面、隐形变异的新动向。 有的收送不记名的月饼券。吉林省长春市城郊地区人民检察院原分党组成员、副检察长蔡国强,违规收受多名私营企业主赠送的购物卡、月饼券、手机等礼品,折合人民币共计5.6万元。 有的通过快递公款收送月饼。2020年中秋节前夕,新华保险云南分公司团体业务部总经理助理郝学孝订购节礼月饼27盒,每盒价值140元,总金额3780元,通过快递邮寄的方式寄送到总公司对口部门,后被拒收退回。月饼款以部门招待费名义在本单位报销。郝学孝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被责令退赔公款购买月饼的费用。 还有的通过“月饼红包”“月饼码”等方式,以月饼为幌子行违规收受礼金礼品之实。 节点即考点。随着中秋佳节临近,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立足职能职责,密切关注“四风”苗头性、倾向性、隐蔽性问题,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对涉及“天价”月饼及“四风”苗头倾向及时纠治。 最近,微信“朋友圈”里售卖月饼的信息多了起来,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湖滨街道纪工委紧盯党员干部违规兼职取酬、以微商名义违规收受礼金礼品等隐形“四风”问题,对街道党员干部、社区“两委”班子及工作人员开展排查,对排查出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线索及时开展提醒谈话,抓早抓小、防微杜渐。 针对利用直播平台、电商平台、快递平台送礼等节日期间“四风”问题新表现、新形式,安徽省蚌埠市纪委监委与财政、税务、市场监管等职能部门建立沟通协调机制,加强关联信息分析研判,形成全面监管。用好大数据手段,在公共财政的使用与审计上严格把关,构建针对公款购买节礼行为的全方位监管体系。 上海市闵行区纪委监委提前制定抽查方案,对以往查到的节日腐败问题整改情况进行“回头看”,狠抓节日“四风”苗头及其隐形变异问题,持之以恒整治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驰而不息纠治“四风”。云南省丘北县纪委监委在对商场、超市、食品生产经营户等走访排摸中,了解月饼价格档次、进货票据、销售记录等情况,督促市场监督管理相关部门加大监管执法力度。(薛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