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日报发布的文章《踏上新征程,向着新的奋斗目标,出发!》,从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瞻仰延安革命纪念地这一事件为引,围绕“赓续红色血脉、传承奋斗精神”这一主题,系统描绘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历史进程中的重要节点。通过阅读这篇文章,我深刻的了解到,在党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作为青年干部,要牢记“三个务必”,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守正创新,传承奋斗精神,向着新征程新目标勇毅前行。 脚踏实地,把奋斗精神“刻”进学习提升中。学习是能力提升的的最佳途径,青年时期也是学习激情最高潮的阶段,每名青年志存高远,充满着活力与追求。但此时的青年干部同样存在着阅历不够丰富、能力不够高强等不足之处。因此,将奋斗精神融入学习进程当中,利用大好的青春年华,是十分有必要的。我们要把书本当成“精神食粮”,戒骄戒躁,把学习当做提升自己的唯一途径,静下心来学,沉下心来想,始终保持着“空腹”状态,时不时地消化吸收,实现由“量”到“质”的升华,成为一名具有奋斗精神的学习型新青年。 志在报国,把奋斗精神“刻”进干事创业中。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到:“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作为广大党员青年一份子,报国之志不能丢,奋斗精神不能弃,我们树立何种志向,拥有何种精神,直接影响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广大青年,应当将“为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己任,学习“人民的好干部廖俊波”“扶贫英雄黄文秀”等先进典型模范精神,在先进的光辉下奋斗,在前辈的身后前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 心系群众,把奋斗精神“刻”进为民服务中。人民是我国的根基,是我党攻坚克难的力量来源,百年以来,在人民的支持下,我国不断发展,不断前进,从积贫积弱到现在的繁荣富强。广大青年干部应该在青春年华,沉下身心,投入乡村振兴的大潮中,听民意,解民忧,办实事,为人民群众解决真正困难的问题,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通过实际行动,将奋斗精神的实质传递给人民群众,在为民服务中绽放光彩。(林正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