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14日 星期一
您所在的位置:光泽新闻网 > 光泽要闻 > 正文
从“一粒米”到“一条鱼”窥探止马镇的乡村振兴之路
2025-10-20 10:19:36  作者:   来源:光泽县融媒体中心   责任编辑:

10月16日,2025年中国·光泽农民丰收节暨农特产品推介会在止马镇仁厚村成功举办,现场一派丰收景象。在这丰收的背后,有上级各相关单位的大力支持与精诚协作,更有光泽县联农农业专业合作社的辛勤耕耘。

光泽县联农农业专业合作社自2016年成立以来,专注生态稻渔综合种养,以“一粒米”(即稻花渔米)为核心,带动全县9个村、560余户村民发展种养面积3000余亩,户均年增收1.1万元,有效促进了村民增收。

止马镇仁厚村村民周细茂说:“今年我种了稻花渔米大概有四五十亩,平均每亩产值四五千元左右,收入还是相当可观的。

合作社打造的“仁厚联农”稻花渔米荣获国家绿色食品认证及多项全国金奖;稻花鱼更是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并获绿色认证,成绩显著。不仅如此,合作社还积极与中国科学水产研究院、厦门大学等科研院校合作,建设可视化、数字化基地,引入绿色防控技术,科技赋能现代农业。

光泽县联农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周建仁说道:“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建立了一整套完整的稻渔综合种养系统,比如我们田间的这个卷叶螟性行为干扰器,就是生态的防虫系统技术。

此外,该合作社广泛应用物联网监测、无人机作业等数字化技术,让人力成本降低了近三分之一,稻花鱼的成活率稳定在90%以上。合作社推广的 “绿色防控+稻渔共生”生态模式,减少了农药化肥使用,因而生产的稻花渔米在市场上供不应求。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成果转化处副研究员黄献光表示:“穗粒肥(化肥)阶段它不施化肥,关键是它在基肥阶段占水稻一生总用肥量60%,其中一大半是施用了有机肥,有机质含量能显著提高稻花渔米的食味品质和香气成分,这样在市场上非常畅销。

更难能可贵的是,合作社通过 “保底收益+二次分红” 的创新机制,吸引了562户农民参与其中,形成了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共同体,真正绘就了一幅“数字赋能稻渔产业,绘就共同富裕”的生动图景。

通过我们这几年试验,发现在光泽这块山清水秀的地方开展稻鱼综合种养试验相当好,通过配套的数字化的技术、物联网技术等,让我们光泽稻花鱼的名头越来越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研究员董在杰说道。


从“一粒米”到“一条鱼”,止马镇仁厚村通过生态循环种养模式,将优质农产品打造成闪亮名片,真正实现了产业兴、百姓富,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共富路。记者 陈协明 官孝君 通讯员 廖思棋


光泽县融媒体中心主办
闽ICP备2021009002号-1
地址:光泽县文昌路110号—5楼 邮政编码:354110
联系电话:0599-7922926 邮箱:gzxw001@126.com
光泽新闻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7922926 举报邮箱:gzxw001@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
闽公网安备350723020001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