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桥西组的毛景谈,今年73岁,因个子不到1.5米,重活做不了,妻子常年生病,家务活都没法干,夫妻俩生有两个儿子,都在外打工,所以两位老人也无法申请低保、五保待遇。早几年,毛景谈也想到一些企业去应聘保洁工,但年龄大,个子小,连名都报不了。毛双宝了解情况后,就让毛景谈到基地务工,工资报酬与大家一样,一年到头能从合作社赚取2万多元的工资。除了按时领取报酬外,毛景谈隔三岔五要预支工资,毛双宝也是有求必应。“双宝这孩子是真的好,我夫妻俩都是残疾人,但在合作社做事,工资与大家一样,每年我俩都能赚到2万多元的工资。”后山组龚大爷说,“如果没有双宝的照应,我家日子真不知会过成什么样。” 桥湾村共有13个村民小组、373户、1720口人,有2363亩耕地和1.7万亩林地,是个距县城42公里、距镇所在地22公里的偏远少数民族村。近年来,随着外出打工劳动力增多,田地荒芜现象越来越严重。桥西组好几家人长期在外经商,几十亩田已抛荒多年,田里都长了好多的小灌木。毛双宝找到他们想承租荒田时,他们都说不要租金,可毛双宝垦复种了两年后,也照样按500斤干谷的租金来续租。除了抛荒地,对一些因年迈在家,但又无力耕种全部责任田的老人,毛双宝就把他们的田承租过来,然后再雇用他们到合作社务工。桥西组65岁的林祖假把自家12亩地租给毛双宝,然后长期在合作社务工,每年务工工资3万多元,加上田租8000多元,年收入妥妥4万多元。 “从目前情况来看,预计今年销售额能达360多万元,纯收入近100万元,在偏僻的山村,有这么高的收入,我认为农业是有希望的产业,农民是有前景的职业。”毛双宝如是说。(邱洪福 蔡轶丹 黄雅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