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业的发展,土地是核心要素。近年来,寨里镇通过党建引领,积极推进“1+2+3”撂荒地整治模式,今年将从单一的荒地整治向整村土地流转要效益转变,进一步扩大土地流转规模,让“无人种”的土地重新焕发生机。 2023年,寨里镇开始在浆源村试点依托乡村振兴公司进行撂荒地整治。成立“1”家镇村合资公司,开展撂荒地整治与土地流转经营“2”项业务,对复垦出来的撂荒土地采取公司自主种植、引进大户种植和农户自行耕种这“3”种方式。2024年,浆源村可利用耕地面积923亩,其中295亩流转至乡村振兴公司,今年295亩土地已全部吸引大户种植。 有了村委会的统筹,镇里的种植大户不用为流转土地发愁,实现了土地的高效流转与活化。寨里镇桥亭村的种植大户邱希财,今年共流转400多亩土地种植烟叶、水稻等作物,其中200多亩位于浆源村。 寨里镇种植大户邱希财说:“通过村里集中把村民的土地统一流转到乡建公司,然后我再从乡建公司流转过来,这样我也比较方便,不要一家一户去跟农户协商。” 通过公司化运作,村里的田不闲着,又能让农户赚钱。种植户们将土地流转后,探索多种种植模式,在“烟叶+水稻育种”基础上,进行双季稻种植、药粮套种等多种种植方式,提高土地效益。据邱希财介绍,每年靠种植烟叶、水稻等作物,一年收入可达30余万元。经过两年试点改革,在总结前期经验基础上,如今寨里镇从探索由单一的撂荒地整治向整村土地流转要效益转变。以镇党委+乡建公司党支部+村党支部 “三党结合”的新模式,通过党建引领、老党员(种粮大户)带头、村支部示范的形式,进一步扩大土地流转面积。 寨里镇浆源村党支部书记黄世娇表示,“目前有5户种植大户都争着要流转浆源的土地,让农民看到了经济效益的情况下,土地原来是草变成现在是宝,原来没人种现在有人抢着种。” 据了解,浆源村今年计划增加土地流转面积550亩,预计可带动村财增收5万多元。(记者 黄文静 白应杰 宋曦 通讯员 陶蔓婷) |